智慧校園體育 | 39所一流高校將體育納入高考,體測不合格不予錄取
2022年6月份已經表決通過新修訂的體育法,在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而在此之前,我國39所強基計劃試點的一流高校將體育納入高考,并表示:體育測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為響應體育教育,各地也都對體育進行改革。
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行動方案》。
廣東省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行動方案
1.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堅持改革創新、面向未來,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堅持統籌推進、協同育人,堅持特色發展、激發活力,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 主要目標
——到2022年,配齊配強體育教師,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辦學條件全面改善,學校體育工作制度機制更加健全,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綜合素養明顯提高,全省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優良率超過50%,學校體育教育質量整體提升。
——到2025年,全省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優良率超過55%,基本實現優質均衡發展,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日益濃厚,涌現一批優秀體育傳統特色學校。
——到2035年,全省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優良率保持60%以上,基本形成多樣化、現代化、高質量的學校體育體系。
3. 全面深化教學改革
① 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不斷拓寬課程領域,把校內體育鍛煉、競賽活動納入教學計劃和作息時間安排。中小學校逐步增加體育課時并鼓勵珠三角地區先行先試。高水平運動隊建設和開設體育教育專業的高校試行所有階段開設體育課程。推動各地級以上市中小學校試行小學每天1節體育課、初中每周4—5節體育課、高中階段每周3—5節體育課。逐步實現高校所有階段開設體育課程。
②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強化小學生運動興趣的養成、初中生運動技能的掌握、高中生運動能力的形成,幫助學生熟練掌握1—3項運動技能,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全人格。職業教育體育課程與職業技能培養相結合,培養身心健康的技術人才。高等教育體育課程與創新人才培養相結合,培養具有崇高精神追求和高尚人格修養的高素質人才。
③ 強化體育學科建設。強化學科內涵建設,推動學科創新,提升體育學科核心競爭力。大力引進和培養學科帶頭人,打造高素質體育教師隊伍。整合高校優質學科資源,完成一批高水平體育理論和實踐研究,重點培育1—2個體育學科,爭取進入全國前列。
④ 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創新教學組織形式,構建“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體育教學模式,強化“學、練、賽”聯動,科學安排運動負荷,教會學生科學鍛煉和健康知識,指導學生掌握運動技能。
⑤ 強化課外體育鍛煉。中小學校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課間安排適量室外活動和放松,在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安排不少于40分鐘的課外體育鍛煉。高校強化學生日常體育鍛煉,組建體育社團或俱樂部。中小學校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和課余體育訓練與競賽,適量布置體育課外作業,保證學生每天校內、校外體育鍛煉各1小時。引導學生加強戶外鍛煉,自覺養成保護視力等良好習慣。
⑥ 健全學校體育競賽制度。大力開展體育競賽。每年舉辦春季和秋季學生運動會(體育節),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體能測試內容列為比賽項目。構建省、市、縣級學校體育競賽制度和選拔性競賽(夏、冬令營)制度,完善中小學?!捌占靶?選拔性”和高校校級、院系級體育競賽體系。每3年舉辦1屆全省大、中學生運動會。
智慧校園體育服務商——安徽一視科技有限公司
作為智慧體育先行者,一視科技自成立以來,已在全國各地落地100余所學校,是業內最早推出智慧操場產品實際應用的AI科技公司之一,涵蓋了學校日常體測、教學以及大型正規的體育考試場景應用。
AI賦能學校體育教學,智慧體育產品進入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為學校的智慧體育工作開展提供助力,讓更多的學生喜歡體育、熱愛體育,也讓更多的體育教師提升工作效率、減輕工作負擔,真正的感受科技之美。